365速发国际

      股票代码 :000812

      您的位置 :
      • 首页 >
      • 365速发国际新闻

      让每个家庭困难学生都能圆梦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充分发挥资助与育人双重功效

      作者:冯丽 郑长春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日期:2022/10/20 9:43:22 人气:3394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感谢学校的帮助,让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我能够顺利进入大学学习!”日前,来自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第二民族中学的夏吾昂毛拿着从生源地办理的12000元助学贷款,站在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校门口激动地说 。
      除了新入学的夏吾昂毛外,还有曾受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资助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2016届毕业生武轩羽、“中国大学生自制飞机第一人”的2014届毕业生陈墨 ,他们靠学校资助成才后不忘回报社会的事迹 ,一时成为校内外美谈。此类事例 ,在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不胜枚举。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是在原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转设更名而来,创立于1999年 。建校23年来 ,已为社会培养了4万多名优秀人才。现有在校生近18000人 ,其中70%来自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着“助学解困、助学育人、助学成才”原则 ,以“经济有保障、生活有尊严、发展有空间”的工作思路 ,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等教育内容贯穿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努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资助工作体系 ,在资助育人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像武轩羽 、陈墨同学这样的成长经历、先进典型 ,在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还有很多,这一切 ,都得益于学校有一整套完善的资助体系和先进的资助理念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一位负责人说。

      及时做好政策宣传  确保绿色通道畅通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学校将《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与录取通知书一起邮寄给新生 ,并通过电话、家访等方式,了解新生家庭经济状况 ,特别是受自然灾害影响地区新生家庭受灾情况,了解是否能按时报到 ,耐心讲解资助政策,打消学生在入校前为学费不足忧愁的顾虑,帮助他们顺利入学。
      与此同时 ,学校还通过网站、新媒体、广播站、宣传栏、报纸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国家生源地贷款政策、高校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并开通资助中心咨询电话,接受家长和学生的咨询 ,解答各类资助问题。
      开学报到当天,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宣传工作,设立“绿色通道”宣传展板,设置学生资助中心咨询点,现场解答学生和家长的有关问题 ;召开新生及家长座谈会 ,与困难新生一对一交流 ,宣传资助政策 ,形成学生、学校、家长 、社会四位一体的资助政策宣传机制 。

      凸显精准资助   打好育人基础

      从建校伊始 ,该校就特别注重将经济资助与育人实践相结合,把资助工作始终贯穿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引导和激发学生树立“受助思源、获奖思进 、传递爱心、回报社会”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做到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 ,充分发挥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效。
      那么,他们是如何推动资助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呢?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发挥资助效能,提升育人质量。熟悉学生是基本要求,做好认定是基础,抓好助学贷款是重点,队伍建设是保障,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升能力,砥砺品质、完善人格,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办公室墙上悬挂的《工作流程表》就是最有力的回答 。
      因为每个需要资助的学生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只有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困难,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应该怎样去帮助。为此,学校要求每名辅导员必须熟悉自己所带的每一名学生 ,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必须了解每一位家庭特殊困难学生的情况 ,每学期至少与他们进行一次深入的思想交流。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整个资助工作的基础 。学校每年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 ,在认定程序上抓好每一个环节 ,做到公开透明和科学规范;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积极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体系,建立学生工作信息系统,加强对学生基础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综合研判 ,从学生个人申请 、日常消费情况 、班级民主评议 、平时表现观察、家庭实地走访等多个维度,搭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精准度和针对性。
      从2019年开始,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渐进式提高奖助覆盖面及奖助等级和资助项目,奖助学金项目从9项增加到13项,助学金由原每人每年2500元至3500元提高至2800元至3800元 ;勤工助学金由原每月360元提高至480元,资助超过1350人次 ;年发放奖助学金总额增长了35%,发放困难补助额度增长了48% ;随着研究生录取率逐年上升 ,为学生发放资助奖励41.7万元。
      除助学金等常规补助项目,学校全力为不同类型学生提供学业帮扶。2020年起,每年春节前夕 ,学校走访慰问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累计发放慰问金2.1万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有部分家庭困难学生居家隔离,为不影响线上课程学习,学校拿出6.5万元资助资金给532名学生补贴手机流量 ,全力为不同类型学生提供学业帮扶 ,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去年夏 ,河南郑州及陕西商洛 、安康地区不同程度遭遇极端强降雨 ,学校第一时间发出通知 :只要学生家中因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害或经济损失 ,提交临时困难补助申请和证明材料至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就可获得补助资金 。通过报名审核,学校先后为5名不同程度受灾学生补贴费用1.5万元,助力学生安心学习,使学生、家人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爱 。

      健全规章制度   增强资助联动

      为使资助工作更规范 ,发挥更好的作用,学校不断完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形成了以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为主渠道 ,以学校助学金、伙食补助、勤工助学为补充,以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为激励手段,以学费减免、困难补助为兜底政策的资助体系,先后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等资助管理办法,全力保障各项资助政策落地生根。
      在与陕西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为贫困学生办理助学贷款的同时,学校根据国家 、省市各项资助政策精神,每年提取5%的事业收入 ,基本实现覆盖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另外,在校园还设立130余个固定勤工助学岗位 、30余个临时助学岗位 ,帮助实现学生实现日常生活补助。
      学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推进落实教育精准扶贫政策 ,为陕西省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交出圆满答卷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尽职尽责。近五年来,学校不折不扣地严格落实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国家资助政策,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积极行动 ,对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先后给予学费减免 、住宿费减免,校内助学金补贴 ,累计资助2182人次,资助资金达2800余万元,有效缓解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经济压力 。
      在落实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和高校学生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方面,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制定大学生入伍义务兵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具体补偿办法和办理流程,接受符合条件的学生申请 。严格审查,及时准确汇总 、上报信息 ,拨发补偿款。
      为提升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育感恩奉献意识,学校积极拓展社会实践空间,依托“助学成才家园”和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等,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培养计划,每年组织400多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赴全国各地开展支教助医 、爱心陪伴、调研宣传、挂职锻炼等活动,以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反哺家乡,服务社会。
      “未来 ,我们将继续坚持‘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的理念,把‘资助’和‘育人’有机融合 ,切实帮助每名学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辛浩说。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记者 冯丽  通讯员 郑长春


      移动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陕西365速发国际科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1008535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