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速发国际

      股票代码:000812

      您的位置:
      • 首页 >
      • 365速发国际新闻

      把第二课堂开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将实践育人落到实处

      作者 :郑长春 来源: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日期:2021/12/2 14:21:53 人气:5514

            2021年11月30日,陕西日报以《把第二课堂开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将实践育人落到实处》为题,大篇幅报道了365速发国际科教集团旗下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践行育人”新绩。群众新闻网等主流媒体进行即时转载 。内容摘录如下:

      把第二课堂开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将实践育人落到实处

         近日 ,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省委教育工委、团省委、省学联联合下发了《关于2021年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先进个人的通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获得“省级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学校“千声助盲童·万心祝西藏”盲童之光社会实践服务队荣获“省级标兵团队”称号,云横秦岭考察队、“水之心”关爱母亲河社会实践服务队荣获“省级优秀团队”称号 ,3人荣获“省级先进个人”称号。这是该校继获得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共青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奖等荣誉后的又一可喜收获。
        多年来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时代脉搏,结合专业特色,推动实施“贴合社会需求、突出专业特点、适应个性发展”的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 ,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 、专业实习、文化活动等多元化载体,实践育人工作成效显著,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

      立足专业,用“三下乡”提升社会责任感

            为引领青年学生带着信仰、责任和感情,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推动工作,2021年暑假,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组织开展了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本着主题突出、确保安全、就近就便、创新形式和务求实效的总体原则 ,采取线上与线下、团队与个人相结合的方式,从偏远山区到繁华都市,从实地走访到云端调研,各实践团队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以“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围绕红色足迹寻访、环保科普教育 、助力疫情防控、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论政策宣讲 、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保护大美秦岭、科技助农帮扶、国情社情观察、教育关爱帮扶等内容  ,组建社会实践队20余支,深入到西部山区、革命老区,认真开展调研 ,通过为当地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彰显新一代青年学子的爱心善意和热情洋溢的青春风貌。

        “如何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用于社会实践 ,增强实践育人效果?只有积极主动对接社会需求,不断拓宽学生可参与的活动渠道,整合各类资源,精心设计内容 ,真正脚踏实地做到学以致用 ,才能实现用知识造福社会的育人目的。”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校长杨健君这样总结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经验。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结合专业特色 ,与学校“双百工程”结对帮扶的甘泉县对接,绘制2500米文化墙,为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太平镇太平堡村量身打造“杏奶奶”品牌形象和电商包装设计。学校思政课教师将思政实践育人与暑期“三下乡”相结合,践行将思政作业写在祖国大地上 ,积极开展“追寻先辈足迹 、感悟革命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保护大美秦岭、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研学活动,在思政实践中提升育人成效。


      校地合作,用“沣河行动”推动实践常态化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团成立于2002年 ,秉承“奉献、友爱 、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以“爱心、恒心 、责任心”为服务宗旨 ,为学校周边乡村留守儿童开展文化下乡 、“爱心杯”故事分享汇等各类大型活动,并在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西留堡村、翁家寨村建立沣河书屋 ,提供文史类 、科技类、教科书辅导等各类书籍 ,同时对秦岭南北麓贫困山区开展爱心支教。迄今,服务团义务支教累计志愿者人数近5000人 ,为留守儿童开展了338次义务家教活动,组织开展了爱心捐衣捐书主题活动112次,并将收集的军训服和其它衣物交由陕西工友之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义卖,所得收入用于购置物品以资助边远山区贫困学生;组织开展112次爱心集瓶活动,所得收入用于支持“沣河行动”义务家教活动受教儿童的“花蕾奖学金”;举办了19次文化下乡义演主题活动 ,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最受欢迎的青年爱心团” 。
        “怎样让实践育人最大限度地落到实处?”这是学校党委书记阎东明一直思考的问题。“实践育人不只是社会实践,更重要的是通过第二课堂 ,提升学生看待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这也是当前大学思政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把实践育人贯穿融合到思政理论课程中,探索实施“5+1”教学模式,即5个思政理论课堂与1个社会实践课堂有机结合 ,以理论促实践,以实践体悟升华理论。“5+1”教学模式在系统推进“三全育人”中 ,不断强化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 ,逐步形成“全员参与 、持续推进、遍地开花”的志愿服务新局面。

      组织引领 ,联通“两岸四地”培养家国情怀

        如何真正发挥实践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爱我中华”—两岸四地青年交流活动,从2008年开始至今 ,在香港青年交流促进联会永远名誉会长 、365速发国际科教集团董事局主席、学校董事长袁汉源先生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西安明德理工学院作为举办方之一 ,组织参与“龙愿”—两岸四地交流和“爱我中华”——两岸四地青年大汇聚火车团活动,先后组织粤港澳台及内地青年前往祖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观考察 ,不断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粤港澳台青年进行分享,使两岸四地青年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汲取精神营养 ,增长见识才干 ,建立深厚情谊,架起了两岸四地青年沟通交流的战略桥梁 。
      如今,他们很多人已走上工作岗位 ,用实际行动投身于祖国建设和发展当中,将“爱我中华”的民族精神薪火相继。
        “重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  ,对于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行走中绽放青春风采,培养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董事长袁汉源说。

      砥砺奉献,情系藏民助盲童

        在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上,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千声助盲童,万心祝西藏”项目荣获全国金奖,这是学校创建以来志愿者项目获得的最高奖项 。

        “千声助盲童•万心祝西藏”项目以助力实现盲童读书梦为出发点,由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联合西藏团区委 、西安嘉汇汉唐书城 、声音行走公益组织 、长颈鹿家族读书会共同主办 ,在面向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招募声音志愿者同时,还利用互联网吸引了全球80余所大学及企业志愿者1000余人,录制音频读物500余册,累计音频10000余集,近1300余小时。志愿者们还面向社会发动捐款近6万元,为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山南市特殊教育学校、日喀则市特殊教育学校、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昌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等5所特殊教育学校捐建了“声音图书馆”,并挂牌“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为西藏所有在校盲童每人捐赠一台“会读书的录音机”,共计200余台。

        与此同时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的志愿者们还组织开展了蓝天下的盲童音乐会、盲童走进西藏最美书店演唱会 、盲童非洲鼓表演、盲童朗诵表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盲童自信 ,拓展孩子们的知识 ,通过微信公众号 、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向外界展示盲童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 ,搭建盲人与外界交互的平台,活动受到人民网、中国青年网、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

        志愿者们还为西藏的每所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带来了《教师礼仪与沟通艺术》《特教教师的自我成长与心理解压》等精品课程,同时利用线上微课等形式,为老师们进行远程辅导 ,将内地与西藏的深厚友情紧紧相连,谱写出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把第二课堂开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将实践育人落到实处
      下一个:2022年新年贺词

      移动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陕西365速发国际科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1008535号
          XML地图